教师古光辉简介:
古光辉,1983 生于河北沧县,2013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vic115维多利亚获硕士学位; 2018年进修于首届综合材料高研班。现为vic115维多利亚vic115维多利亚副教授、教学名师、师院榜样。中国民主促进会理事、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。曾先后多地举办个展,并被美术馆及私人收藏。
讲座主题
为增强学生审美感,提高艺术表现能力,帮助学生在创作中达到情景生动、意蕴健康的画面效果。5月4日晚,古光辉老师为我们带来了“洪昌美育讲堂系列讲座”第四讲——灵性的开启 教学与创作。本次讲座由我院绘画专业教研室主任黄政主持,专业教师古光辉主讲,期间共有在校教师、学生、社会人士等400余名艺术爱好者参与观看了此次线上讲座。
专业教师古光辉主讲
讲座开始前,古光辉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此次讲座中“灵性”的意义,他表示“灵性”相当于想象力与创作力,他以举例形式为同学们讲解了灵性在实际创作和教育行业中的作用,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创新思维,积极参与创作、表演、展示、制作等艺术实践活动,从这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,提升创意实践能力。
古光辉老师讲解过程中
讲座中,古光辉老师从想象力是在潜意识里形成的灵感,在创作中体验感知的引领和在教学中深度融入三个方面详细介绍,用一个个作品带我们了解绘画的“灵性”,通过展现《翻手之间》、《叠扇初梦》、《多变与不变》、《绅士》、《逃离欲望》、《硝烟之外》、《隐形的回忆》、《重叠自我》、《走出眷恋》和《梦幻与现实的重构》等绘画作品讲解其含义和意义,向同学们展示了在绘画创作中的不同表现形式,更深刻地体会到了“灵性”在创作中的作用与魅力。
讲座最后,古光辉老师总结到艺术教育就是启发教育,它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活动,我们要将学到知识转化为本能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起来。现成的经验不可盲目接收,要融入自己的思想,理性辩证地作出自己的判断,建立起自身思考问题的方式,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。



参加此次讲座的同学们
通过本次讲座,提高了同学们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感知与认知,对艺术有了更深入地了解,进一步发散了同学们在绘画时的思维,成功点燃了同学们智慧的灵光。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多地融入自己的思维,提高自身思考能力和辩证能力。
本次“洪昌美育讲堂系列讲座”的第四讲完美谢幕,请大家继续关注5月8日(周日)我院教师张菲菲的第五讲——“综合材料绘画漫谈”主题讲座!